大众网
大众网·海报新闻记者 沈童 济南报道
2023年首周,A股量价齐升实现4连阳,市场做多热情强烈。概念板块方面,软件、房地产、金融、食品饮料、锂电池、医药、光伏等赛道板块轮番表现。与此同时,被称为“聪明钱”的北上资金本周更是爆买超过200亿元。整体来看,本周A股主流指数集体飘红,涨幅均超2%。
(开年首周各大股指均实现上涨)
A股2023年首周实现4连阳,北上资金扫货超200亿
1月6日,A股在3100点附近高位震荡,板块涨少跌多,其中,TOPcon电池板块涨幅达4.78%,位居首位;光伏、钙钛矿电池、光伏屋顶、新能源、电源设备等板块也涨幅居前,其中,光伏板块领涨。海优新材、东方日升、明冠新材、中信博、固德威、福莱特、鹿山新材、爱旭股份、欧晶科技、钧达股份、福斯特、联泓新科、意华股份、清源股份、东方盛虹、芯能科技等10多只个股涨停或涨幅超过10%。
从行业资金流向来看,主力资金净流出100多亿元,多数板块净流出。其中,可选消费板块净流出额最多超40亿元;信息技术、医疗保健、金融、日常消费等板块资金流出额也较多,仅材料、工业、能源等周期板块小幅净流入。
尽管如此,北上资金却继续疯狂扫货,wind数据显示,1月6日,北上资金净买入60.66亿元。值得注意的是,近期随着市场不确定性因素的落地,外资风险偏好快速增强,重金入场扫货,本周净买入额已超过200亿元。特别是1月5日,北上资金一天净买入额就达到127亿元,且流向均为“茅系”。如五粮液、贵州茅台、中国平安、宁德时代等,净买入金额均较为靠前。
价值股估值仍处于较低水平
此外,虽然从去年11月开始,A股走出一波反弹行情,但目前,市场仍有不少板块估值仍处于较低水平。
根据wind数据,从2013年开始计算各大指数的估值分位数,目前上证50、沪深300显示低估,中证500估值适中,中证1000和创业板指高估。就行业来看,家用电器、食品饮料、房地产、银行等较为低估,环保、传媒等较为适中,计算机、军工、农林牧渔等相对高估。
(市场主要指数估值分位数)
从风格指数来看,大盘成长、大盘价值、小盘价值估值偏低,中盘成长估值适中,中盘价值、小盘成长估值偏高。
展望2023年:或是A股布局之年
展望2023年,银河证券研报指出,基于当前A股估值低位,经济修复动力较强,市场存上行动能,但是,行情亦或一波三折,受上市公司业绩修复影响,二季度A股上行动能或更为明显。整体上,2023年是新的转换之年,是A股市场布局之年。
对于2023年A股市场是否具备风格转换条件,银河证券杨超团队认为,价值股具有较强的防御性,总体风格占优;在股市上行周期中,成长风格占优的可能性更大。业绩上行期,成长相对占优;业绩下行期,价值相对占优。因此,预判2023年成长或是主线。
国金证券宏观研究员赵伟表示,2023年,“非经济因素”干扰会显著减弱,政治新起点下,托底政策“累积效应”或将显现;全年GDP增速预计在5.5%左右,内需驱动为主。外需拖累严重下,稳增长加码势在必行,投向广义依然“重基建轻地产”、基建“新旧兼备”。传统基建,实际推进或明显改善、区域关注中西部、产业关注交通类;新基建支持下,制造业投资或成最靓丽的宏观指标,地产拖累减弱;消费修复是大势所趋,重点关注企业补偿式需求与居民收入两端消费等,前者弹性或存低估。新时代“朱格拉周期”即将开启,产业升级、补链强链等紧迫性提升,或带来新一轮产业投资周期;战略安全、自主可控相关产业或将一马当先、首先受益。
(风险提示:投资有风险,资讯仅供参考。上述所列示上市公司仅陈述其与该事件相关,不作为具体推荐,投资者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。)
责编:葛思琦
审核:丁厚勤
责编:丁厚勤